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北京警方十年前回应朱令案称办案未受干扰!已尽力但未能侦破

清华大学铊中毒案当事人朱令坎坷的五十岁人生画上句号。12月23日,朱令的父亲向南都记者证实,女儿已于22日22时59分离世。朱令案多年来质疑声此起彼伏,如今当事人离世消息传来,再度掀起网友对案件进展的关注。北京警方曾在2013年通报称,由于案件证据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但案件仍未能侦破,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清华大学铊中毒案当事人朱令去世

1994年11月底,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肚子痛、掉头发,入院未愈。1995年3月,朱令再次病重被送入协和医院一度陷入昏迷。那时互联网还未普及,朱令的多名同学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不少回复称这是铊中毒现象。

1995年4月28日朱令被正式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确认,朱令曾两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朱令父母怀疑有人蓄意投毒,由清华大学向警方报案。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

案件历时多年未能侦破,媒体报道和外界的关注讨论也一直未停。2013年,北京警方曾发布通报称,认定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查,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专案组根据朱令的日常活动情况,深入调查走访了130余名相关人员,并对北京市经营、使用铊盐的全部100余家单位开展工作。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精神,警方将有关工作情况向其家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报请政府协调学校和社会相关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予以生活补偿。

当时,北京警方曾表示,“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公安机关和侦查人员对所有的刑事案件特别是严重侵害公民生命安全的案件,都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但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警方称,对此,也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理性客观看待,尊重侦查工作规律,理解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办案。

今年,朱令在病床上迎来50岁生日。12月23日,南都记者联系上朱令的父亲吴承之。其称,女儿已于12月22日22时59分离世。针对网友的关心和慰问,吴承之对南都记者说,“没感觉(正义缺席),很正常吧,医院也尽力抢救了。(朱令)会安葬在北京。”吴承之同时透露了与妻子的近况,称“我们身体也还行,还没什么计划,慢慢安排。”

相关报道:

“神探”李昌钰曾称,侦破朱令“冷案”需5途径,“非常困难”但“可能有机会

12月23日上午,清华大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该校1992级校友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


清华大学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图源:新浪微博)

警方曾立案调查,但至今无果

“朱令多年来与病痛顽强抗争。在朱令的生命中,一直有众多校友、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对朱令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朱令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愿朱令此去有琴声相伴、一路走好。”清华大学表示。

朱令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学生,1994年末开始突发怪病,1995年4月28日被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随后,各方确信是被人投毒,警方曾立案调查,但至今无果。

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北京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相关场所无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2006年,孙某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投毒,并称自己并非唯一能接触到铊盐的学生。

神探李昌钰曾称,侦破朱令“冷案”需5途径

多年来,朱令案备受各界关注。2013年,曾参与调查“肯尼迪遇刺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神探李昌钰博士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表示,多年未破的案子,他们称为“冷案”。朱令案如果要侦破的话,“非常困难”。但如果有原始案卷、原始物证的话,“可能有机会”。

李昌钰说,以他的经验,在涉及毒物的陈年旧案侦破中,第一要追查的是毒物来源。在他上大学时,美国大学里对毒物的使用都有严格的管理,他当时在实验室中使用剧毒物均需签名。李昌钰说,可以调查有无哪位教授在实验中会用到这一剧毒,教授的学生中有谁能接触到,并与被害人有交集。

第二,可以根据血液中毒物的含量测定中毒的具体时间,看在中毒的那段时间谁和被害人在一起,李昌钰把这称之为“人工智慧”。他说“这种投毒案件,通常要跟她接近的人才有机会”。

第三,追查投毒的途径。可以在被害人的个人生活物品中寻找凶手的蛛丝马迹。

第四,调查谁会有投毒动机。“大学生中毒,就要看看有没有和人争风吃醋、有没有和谁有矛盾。”李昌钰说,如果嫌疑人没有电脑的话,还可以看看有没有日记等记录。

第五,可对嫌疑人测谎。

李昌钰还说,在美国遇到这种情况,FBI等部门都会和他们合作,提供原始资料。如果是警方已经没有继续调查的案件,受害人家属或媒体也可向法官申请查看案卷。

朱令父亲:没感觉正义缺席 医院也尽力抢救了

12月23日,南都记者联系上清华大学“铊中毒”案当事人朱令的父亲吴承之。其称,朱令已于22日22时59分离世。针对网友的关心和慰问,吴承之告诉南都记者,“没感觉(正义缺席),很正常吧,医院也尽力抢救了。(朱令)会安葬在北京。”

吴承之同时透露了与妻子的近况,称“我们身体也还行,还没什么计划,慢慢安排。”



2023年的朱令,其坐在轮椅上晒太阳

朱令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学生,1994年末开始突发怪病,1995年4月28日被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随后,各方确信是被人投毒,警方曾立案调查,但至今无果。

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北京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相关场所无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2006年,孙某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投毒,并称自己并非唯一能接触到铊盐的学生。

南都记者2013年曾连续报道此事,帮助救助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诚透露,有一名黑客曾入侵孙某和其他同学的邮箱,获得孙某指导几名同学支持她澄清嫌疑声明的“发帖指南”等资料。南都记者曾采访到该黑客。他称,“我希望推动调查重启,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希望”。

2013年,神探李昌钰博士也曾接受南都专访。他表示,多年未破的案子,他们称为“冷案”。朱令案如果要侦破的话,“非常困难”。但如果有原始案卷、原始物证的话,“可能有机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河南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日,央视网更新“央视主持人”名单,其中郑新宇担任CCTV-13新闻频道主持人。图为央视网“央视主持人”名单截图公开信息显示,郑新宇,1999年出生于河北邢台,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记者。图为郑新宇照[全文]
    2025-06-17 01:38
  • 6月7日晚,湖南长沙暴雨来袭,当地媒体报道称,城区多处积水较深,有的路段积水已到成人大腿处,司机形容路上开车如行舟,还有街面门店进水严重。上游新闻记者(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多名网友发帖称,位于[全文]
    2025-06-09 23:11
  • 市民在北京(春季)书市选购图书 本届书市吸引了不少小读者 年轻人在书市度过“五一”假期5月5日立夏时节,为期14天的2025北京(春季)书市闭幕。本届书市,全国19个省市近200家知名出版社带来60余万种图书齐聚京城,于4月22日和5月1日[全文]
    2025-05-09 00:06
  • 记者5月6日从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新闻通气会获悉,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5月10日在上海中心举办。论坛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设主旨演讲、年度发布、[全文]
    2025-05-08 23:15
  • 小米集团跌超4%(资料图) 财联社4月2日电,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02%,恒生科技指数涨0.35%。零跑汽车涨超12%,吉利汽车涨超4%;融信中国跌超5%,小米集团跌超4%,中国白银集团、百济神州跌超3%。[全文]
    2025-04-03 02:34
  • 当一场7.9级的恐怖地震摧毁了缅甸老百姓的生活和家园后,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救援力量迅速行动了起来,不仅协助缅方救援灾区的灾民,还给他们提供了急需的援助。然而,也有一些势力想到的并不是救人,而是趁机搞地缘政治,乃至碰瓷诈骗。首先,多家美国媒体[全文]
    2025-04-02 12:24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河南新闻热线 zz.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